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年的实体零售有回升趋势,而在这个年轻消费力成为焦点的时代,轻奢快时尚的动向,也时刻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合并、收购、改名,是轻奢与快时尚行业今年的关键词。
快时尚就是要多品牌?
去年在快时尚领域,备受批评的H&M,终于在去年12月底表示对业绩真的“不开心”。
据外媒报道,H&M 第三代传人及同名集团首席执行官Karl-Johan Persson ,在2017年12月15日披露上市以来最糟糕的四季度业绩,并表示他对公司2016年和2017年的表现“不满意、不开心”,因为他的家族企业表现低于预期。他总结了集团所犯的错误,在这“四宗罪”中,除了大家常常念叨的电商策略太保守和开店模式外,引起关注的是他们对多品牌策略的态度。
先来看看H&M“不开心”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底的2017财年,H&M海恩斯莫里斯集团仅录得3%的销售增长。尽管该公司发言人表示,自1974年上市以来,集团年度销售从未下跌,但是去年四季度集团的销售录得2%的固定汇率跌幅,这是1998年以来20年最差表现。
财报显示,过去的一年中,集团非但没有一个月份达到先前发布的增长预期,且表现越来越差。集团在7月中旬披露完6月数据后,甚至粗暴地放弃披露月度数据。并且表示,对于当前财年将不再发出任何声音,而集团将于2月发布转型计划。
尽管H&M 表现疲软,但是海恩斯莫里斯集团表示,旗下其他品牌销售额仍然保持增长。目前拥有H&M、COS、& Other Stories、Monki、Weekday、Cheap Monday、ARKET等七大品牌的海恩斯莫里斯集团,表示今年还将推出另一新品牌。不过,除H&M 外,只有COS 接近或步入10亿美元。
相反,去年表现良好继续巩固老大地位的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除了Zara外,Bershka、Pull & Bear、Massimo Dutti和Stradivarius 四大品牌去年销售均超过10亿欧元,Zara Home和内衣品牌Oysho 销售分别接近8亿欧元和超过5亿欧元,且有双位数增长。相比之下,在多品牌策略上,辅助品牌的弱小,被业界认为是海恩斯莫里斯集团的一大问题。
轻奢收购是一盘大棋!
如何加强多品牌策略,成为去年全球轻奢快时尚品牌们研究以及迅速行动的领域。
去年10月31日,原本大家耳熟能详的Coach集团,要改名为Tapestry了。这个“挂毯”(Tapestry的英文字面意思)公司引发了时尚潮人们潮水般的吐槽。然而Coach集团固执地要改名,因为他们在去年收购了Stuart Weitzman和Kate Spade,要坚定不移地体现其作为多品牌轻奢集团的新形态。
同样在去年10月底,Michael Kors集团完成了收购英国奢侈鞋履品牌Jimmy Choo。集团首席执行官John D Idol表示,正在规划进一步的收购,希望将原本的单一轻奢品牌布局,变为多品牌集团。
就连“一年两次”的“国民男装”海澜之家,也在2017年8月14日晚间突然宣布,以1个亿入股位于广州的本土快时尚品牌UR。快时尚阵营的动向,果真“环球同此凉热”。
为了刺激收入增长,继续打响收购军备竞赛,发展多品牌综合性轻奢集团,这个多品牌策略,似乎已经成为快时尚轻奢行业的共识。收购这盘大棋要怎么下?预计今年将有更精彩大战上演。(据《羊城晚报》)
1月7日,记者从全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全区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认真...
...
2019年,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界别优势,根据界别组成特点和人才智力优势,聚焦自治区党...
“你看这份提案就没有按照清单的要求写,没有将意见建议逐条填写在相应表格内,仅仅是笼...
(2020年1月4日政协第十一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华兴时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