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乡下流传着一句俗话:“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可以说腊八,成了“年”的信使,只要走进腊八,乡村里的年味儿便就一天比一天浓。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腊八节,有关“腊八粥”的来历,民间有多种版本的传说,单单一个腊八节就演绎出许多有趣的经典故事。从秦朝腊月初八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等民工靠喝一碗粥筑起长城,最终死于长城之下的传说,到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数九严寒的腊八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还有明太祖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煮着吃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里人们都寄予了不同的传说。
无论腊八节从何而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先秦以来人们对腊八节都非常重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写腊八节习俗的诗篇。
早在北齐时候的魏收在《腊节》一诗中写道:“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短短几句写出了数九严寒的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晋代裴秀《大腊》:“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用简洁的语言为世人描绘出晋代过腊八节,要贡上丰厚的祭礼,祈求“年丰物阜”的习俗。
唐代忧国忧民诗人杜甫的《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描绘的则是寒冬腊月,年终已至,思乡心切的杜甫,本想及早回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只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的忧国思家情怀。
南宋诗人陆游陆放翁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那种邻里交换品尝各家的腊八粥,相互品评滋味,一股淳朴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清新。
明代李先芳的诗句:“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描述了腊八日乡间赛鼓、欢庆丰收年景的盛况。
清朝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记之,诗曰:“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象到当年皇家施散腊八粥时,人涌如潮的热闹场面。
腊八一到,看着四下为年货忙碌的人们,再次吟咏这些古人经典诗篇,那种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据《天津日报》)
1月7日,记者从全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全区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认真...
...
2019年,自治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界别优势,根据界别组成特点和人才智力优势,聚焦自治区党...
“你看这份提案就没有按照清单的要求写,没有将意见建议逐条填写在相应表格内,仅仅是笼...
(2020年1月4日政协第十一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华兴时报官方微信